便走进南京的一条小街小巷,挂着“皮肚面”招牌的小店,密集程度绝对不亚于鸭子店。只要走出个三五步去,你就总能看到一家皮肚面店,皮肚的香和辣油的爽利,瞬间就能收服你的味蕾。上世纪60年代,南京出现了第一碗皮肚面。当年,三十多岁的陈秀英在丈夫的指导下,用一口铁锅精心熬制出高汤,再用这锅高汤把皮肚和青菜等一应食材煮熟。
量大是所有南京皮肚面的共同特征,五颜六色的配菜统统浇在面上头,多到根本看不见面。
原本陈秀英和丈夫祁先生都在南京老字号酒楼——同庆楼上班,后来因为丈夫生病,原先的工作方式和工资收入,让她无法同时照顾家庭和维持生计。
于是俩人就离开同庆楼,开起了这间“祁家面馆”。
每天早起先熬卤子,再去菜市场买菜,回来放皮肚,然后一锅一锅地煮面,陈秀英就这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了好多年,也就这样慢慢地熬成了祁大妈。
正是因为这样一锅一锅的煮面方式,煮一锅面出来供一人食,所以南京面条又叫“小煮面”。
后来,丈夫的病越来越重,祁大妈就一个人店里店外地忙,但是再苦再难,她都坚守着“祁家面馆”。
每天忙到半夜十二点才打烊,可是凌晨三点却又要起床开始忙碌了。慢慢地“寡妇面”的名声不胫而走,祁大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,“做面做的是良心”。皮肚面的灵魂是皮肚,制作皮肚的过程常常要花掉祁大妈很长一段时间。
她总是会先把猪皮处理得非常干净,放进锅里煮到半透明。
经过滤水晾干之后,再用猪油炸成金黄色。
这样的皮肚,一口咬下去,口感酥脆,咬起来极其Q弹,然后汤汁就从皮肚的每一个孔里往外流,那种感觉就像是皮肚在嘴巴里面爆汁啦。吃上面的大快朵颐,还在等面的闻着阵阵香味早已流下幸福的口水。
爱吃皮肚面的老客们,会加一份辣油,跟着面条一起煮,还会再要一份炸得酥脆的油渣,于是皮肚面就得到了升华。店里的BGM是不断回放的“皮肚多一der、辣油多搁der、面要炝一der”。
吃完一大碗面,再大口喝上几口汤,说不出的痛快、畅快、爽快!
订阅我们 :https://goo.gl/wHQT2E
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reBridge/?ref=ts&fref=ts
Twitter : https://twitter.com/TvErgeng
#南京
#面条
#二更